首 页 走进爱幼 爱幼班级 爱幼家园 爱幼团队
教育科研 爱幼课程 资源分享 一校一品 雁过留声
当前位置:资源分享>教师论文案例>正文

[内部]案例:孩子,你慢慢来
——————以内在需要为起点进行艺术教育
发布人:郭慧  发布时间:2017/4/1 9:51:43

【案例背景】

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事实证明,学前儿童有从事美术活动的需要。绝大多数孩子在一岁半左右,就开始喜欢上了涂抹。他们手里只要抓住可以涂抹的工具,成人又未加制止,他们就会在纸上、书本上、墙上、墙面上,在凡是涂的到的地方画上各种点、线、圈等组成的图画,有时也会用手或棍棒在沙土上、地面上图画。随着年龄的增长,只要条件允许,几乎每个儿童都仍会用很多的时间来画画,一张接着一张,聚精会神,乐此不彼。

儿童天生就喜欢美术,儿童身上具有从事美术活动的天生倾向和能力,这是他们生命需求的直接显现。然而,如果有一天,一个儿童,他说“老师,我不会画。”那说明外在的强迫的力量阻止了儿童向外表达的一条道路,幼儿已经失去了表达世界的一种方式。作为一名老师,此时我们需要反思为什么孩子会有此种表现,我需要去为孩子做些什么才能让孩子重新拾起美术的兴趣和欲望。

【案例描述】

冬日里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孩子们在户外操场上自由游戏。有的在生活区扮演爸爸妈妈,有的在建构区搭建娃娃家,有的在锻炼区伸展拳脚,有的在涂鸦区挥毫泼墨。我的目光落在了涂鸦区几个小朋友身上。

小文拿着粉笔不知道画什么好,他扭头对我说“老师,我不会画。”我鼓励他:“你把你最喜欢的东西画下来吧。”他扭过头去,在偌大的涂鸦墙面前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没有动笔。这时小泽来到他旁边的空墙上开始画画,他问“你在画什么啊?”“我在画公交车”边画边回答。“那我也画一个公交车”,说完他拿起粉笔开始画。画一画,不满意,擦掉;再试一次,还是不满意,擦掉;再试,还是擦掉。他开始带着哭腔对我说“老师,我不会画汽车。”我鼓励他说“那你看一下小泽是怎么画的,再试一次,好不好?”他说“好的”。他眼睛看着小泽的手,小泽画一笔,他也紧跟着在旁边画一笔。刚开始几笔是直线还好画。可小泽拐弯的那一笔,他没有画好,后来试了几次还是没有画好。他又开始着急了,甚至生气了,把粉笔头一扔,掐着腰一跺脚,嘴巴里“哼”的一声。我走过去,一边示范一边对他说:“你仔细看,老师是在哪里拐的弯”。他认真看着,捡起粉笔,试着画一次,可是还是没有成功。我想今天不能再让他画了,可能他的脑海里没有关于公交车的感性经验,否则总是画不成功会有挫败感。我对他说:“你今天回家的时候仔细看看公交车是什么样子,我相信你明天肯定能画成。”他说:“好的”。说完他就跑去其他区去玩了。

第二天下午,户外自由游戏的时间到了。小文飞快的跑到涂鸦墙面前,拿起粉笔,开始专注的涂画,很快,一辆公交车就画好了。他开心的对我说“老师,快看,我会画公交车了。”我欣喜不已,对他伸出大拇指进行表扬:“哇,今天画成功了,画的真好。能给我介绍一下你画的公交车吗?这是公交车的哪个部分?这个呢?这个呢?”“这是车轮子,这是车身,这是座位,这是司机的座位,这是方向盘,这是车头前面的灯……”。车头,车头前面的反光镜,车轮子,车里的很多座位,司机的方向盘……他都画出来了,而且画的很细致。说完,他好像刚学习了一门手艺一样,不断的在涂鸦墙上画着一辆又一辆的公交车。看着他熟练的笔触在涂鸦墙上自由的涂抹,绝对想象不到他昨天还是一个不敢动笔画画的孩子。等一等,等一等孩子,孩子不知道会把什么样的惊喜送给你。

又是一天户外自由游戏时间。小文还是选择了涂鸦区。他拿起画笔,毫不犹豫的画了起来。只见他画了一个高高的和涂鸦墙一般大小的东西,小军问:“你画的什么啊?”小文只管画自己的,没有应答。小军马上来告诉我“老师,小文,在墙上画了一个很高的东西。”我走过去,问“你画了一个这么高的东西,能告诉我你画的是什么吗?”小文指着他的画说“这是一个很高很高的蘑菇,你看,我得踮起脚尖才能把它画下来。”“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的蘑菇呢!”我好奇的问道。“我的蘑菇是长颈鹿变的,所以很高很高。”我说道“你真有想象力。”接着小文和小军在一起一边画一边聊。全部画完后,小文开始手指着给小军讲画中的故事:“这个房子是小老鼠变的,所以很小很小。小老鼠和长颈鹿是好朋友呢。但是他们俩个觉得太孤单了,还想多一些朋友。你看,胡萝卜还有土豆就是他们的新朋友。他们在一起每天都很开心,他们一到晚上就会变过来。”我问道“为什么你的胡萝卜和土豆只有一半啊?”小文说“因为他们是活的,还在土里呢。”我禁不住的赞叹道“你画的画原来还是一个故事呢,真是很有想象力。”

【案例分析】

这三则案例中,小文从最开始的不敢动笔,到熟练的画出自己所观察的公交车,再到毫不犹豫的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故事,一步一步将绘画重新纳入自己的表达体系,学会了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想。这样的进步是如何发生的?什么是小文绘画发展的的推动力量?是孩子的内在需要。只有内在需要,才能促进孩子在最近发展区内发展。外在的强迫的力量可能会使幼儿在短时间内看似有很大进步,但其实是破坏了整体的平衡,从长远看来,反而阻碍了幼儿进一步的发展。

在第一则案例中,小文不敢下笔,来询问老师该画什么,此时老师并没有指定他应该画什么,而是让他自己选择画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然而他还是没有自己的想法,看到同伴在话公交汽车,他也就开始依葫芦画瓢起来,最终试了几次还是没有成功,就转去其他区去玩了。老师在这一过程中看似什么都没有做,其实是做了最应该做的事情:等一等,让孩子慢慢来。小文此时需要的并不是老师指定某个主题或者出示一个是示范画让孩子依葫芦画瓢。如果在孩子的脑海中没有相关的感性经验,那么就应该等一等孩子,给孩子自由,等孩子去发现,去主动观察他所感兴趣的和需要的。

在第二则案例中,由于小文昨天已经有了绘画的动机即想画成一辆公交车,因此在回家的路上会去主动观察过公交车。第二天再画公交车的时候就好像是胸有成竹,很快就画好了。这时老师需要做的是肯定孩子。幼儿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但是成人的支持与鼓励就像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凝固剂一样,会让幼儿的成长更为坚固茁壮。幼儿渴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与鼓励,但并不是所有的肯定与鼓励都能促进幼儿发展,只有内在需要促使孩子去努力并获取的成功才需要成人去肯定和鼓励,此时成人的鼓励和赞扬就是一个强化因子,促使幼儿去肯定自己,建立自信心。而在这之前成人需要做的依旧是等一等。

在第三则案例中,小文显然已经将绘画重新纳入自己的表达体系。小文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功感和教师的肯定促使他在绘画上建立了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具有弥散作用,能促进幼儿在其他领域的发展,比如想象力的发展。因而第三则案例中小文不止于画现实中的客观物体,而是大胆地用想象力将客观物体包装,转换,然后用绘画表达。受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幼儿的笔触依旧没有成人那么圆滑,绘画的技能技巧依旧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是请等一等,静待花开。毕竟幼儿在绘画中获得的自信心和想象力是点金石,在未来的道路上会创造更多的惊喜。

【案例反思】

儿童都是艺术家。儿童的艺术是原始力所驱动下的直觉艺术,充满心灵化,没有社会功利和政治功力,更多的是生命的真实体验和情感的直接流露,是真正的艺术。毕加索说: “我在十几岁时画画就像个古代大师,但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张雪门曾说儿童的世界有很多需要不断进步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需要维持的地方。儿童的绘画时的独特眼光和简约、朴素、直接、稚拙的作画方式大概就是需要维持的地方之一。

现在的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教师往往采用范画的方式让幼儿依葫芦画瓢,常用“像不像”评价幼儿的作品,导致幼儿出现一种艺术上的“失语症”,即幼儿失去了通过绘画表达对世界的认识的能力。此类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忽视了儿童绘画的内在需要,外在的强迫的力量阻碍和蒙蔽了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要治疗艺术上的“失语症”,还需“对症下药”。

一、把自由还给孩子,为儿童艺术教育松绑

儿童是通过与周围世界的互动获得发展的,儿童的生长就是经验的持续不断地获得,这个经验来自于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张雪门也认为“儿童是生长的有机体,儿童的全部生活都是生长的一段,他在这一段的时期里,他自有其自己的生理,他自有其自己的心理。他用自己当时的生理与心理,与其当时的环境想接触,因为发生交互的反映,比的逐渐生长,以完成这一时期的生命,维持已有的生长,继续将来的生长”。

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亦然,儿童头脑中若没有相关的直接经验,教师再多的操劳都是徒然。此时教师应该做的是依据孩子兴趣,给孩子自由,鼓励孩子主动去接触环境、观察环境,而不是将孩子关在屋内学些抽象的没有情感的范画。把自由还给孩子,为孩子松绑,同时也是为教师松绑。

二、 肯定孩子的创造力,树立儿童的自信心

儿童的自信心源于自我认识和评价。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表明儿童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往往受到成人对其评价的影响,因此在学前期,教师和家长要对儿童的创作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不要再用“像不像”“符不符合逻辑”等评价儿童绘画,更不要期望儿童绘画符合成人的标准。

陈鹤琴认为“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亦具有他的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敬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受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儿童绘画的笔触没有成人那样圆润,稍显稚拙,但儿童艺术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却不能说不如成人,很多杰出的艺术家终其一生所要追求的恰恰是孩子般无拘无束的感受和表达能力。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尊重幼儿的幼稚,幼儿的幼稚不是一无所知,而是人类一切创造力、独特性与坦诚的丰富源泉。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md47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爱达幼儿园 地址:() 电话:02552431401 传真:02552431401
访问计数:   苏ICP备13060594号
计划总结
教育叙事
精彩呈现
网上教研
一周食谱
重要通知

扫一扫